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 8 月 28 日电(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杨逸凡)地处北京西郊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正成为国内、国际救援队 " 取经 " 的目的地。今天,在 " 应急救援基层行 " 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会上,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以下简称搜救中心)国际救援与合作部部门负责人李立介绍,2010 年以前,搜救中心更多是学习国外的搜救技术,但随着本国救援经验积累,来华交流学习的救援队逐渐变多,2010 年后,搜救中心开始辐射向国外,提供应急救援能力培训方面的支持。" 上周我们刚结束一个亚洲合作对话机制的培训班。"
2009 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对内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记者注)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成为全世界第 12 支、亚洲第 2 支通过联合国测评的国际重型救援队。多次为这支专业队伍承担现场专家支撑、搜救技术以及通讯、装备、后勤保障的,正是搜救中心。
" 我们在 2004 年成立之初就是为了给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也就是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提供支撑保障。" 李立说,2008 年 5 · 12 汶川地震是国内地震救援队伍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全国多地的地震救援队伍数量有了大幅增长,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也从 2004 年的 240 人扩编到 480 人。"
据了解,201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搜救中心主动融入 " 全灾种、大应急 " 工作格局,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现场应急救援任务,截至目前共牵头或参与地震、地质灾害、洪涝、重大事故等现场应急任务 116 次,国内外地震、地质灾害、热带气旋、洪水等救援任务 23 次,营救出深度埋压、救援难度大的幸存者 70 余人。
除打造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为救援队提供专业培训外,搜救中心还引入 " 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 " 培训体系。
8 月 28 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搜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倾斜式倒塌训练废墟。该废墟主要是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常见的建筑物倾斜破坏场景,倾斜一侧与地面平直处的原标高为 3.5 米,建筑倾斜度约 19 度。此场景供救援队员开展抗眩晕、高难度、人装结合等适应性搜救训练。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 摄
" 对于很多灾害来说,基层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非常重要。"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教官何红卫参与过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国内救援,巴基斯坦洪灾、尼泊尔地震等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他以地震救援为例说,前 24 小时获救的幸存者中,由当地人救出来的比例达到 80% 以上," 我们专业救援队伍到了现场后,70% 以上被困人员的位置是当地人提供的。"
如今,集理论与实践、课堂讲授与演练体验为一体的 " 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 " 课程已在国内推广 14 年,覆盖全国 2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培训人数近万人次。建成于 2008 年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建有建筑坍塌、狭小空间、隧道、管道等训练设施,为救援指挥员、搜救人员、社会力量等提供培训,也为社会公众、中小学生等提供沉浸式灾害体验。2023 年 10 月,该基地正式挂牌 " 一带一路 " 地震救援培训基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