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日前,海州区某市场商户使用“鬼秤”的行为引发舆论热议。很多网友在网上陈述自己在购买农副产品时遇到的“缺斤少两”的遭遇。舆论持续发酵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此次事件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对此类“鬼秤”问题开展综合整治。随后,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进行专项整治。截至发稿之时,不断有相关部门通报最新的“鬼秤”整治案例。
“鬼秤”又称“作弊秤”,即通过非法改装电子计价秤,使其能够根据操作者需要显示虚假重量。农贸市场上存在的“鬼秤”多是通过键入密码或遥控按键打开作弊功能,再选择相应档位使得物品显示成指定重量。这类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经商环境。
对于“鬼秤”在北京市场的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个农贸市场,了解目前的市场情况以及监管部门对于“鬼秤”的监管情况。记者了解到,目前查处到的“鬼秤”,多是将出厂后的正规秤在经销、维修环节通过改装硬件芯片电路或嵌入作弊软件的方式,实现其可随意调节重量的目的。
在北京地区,虽然所有的电子秤都需要计量局的备案,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查,但由于改装和购买“鬼秤”的成本较低,且作弊功能易于隐藏,使得“鬼秤”在市场上反复出现。海淀区四季青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王源告诉记者,杜绝“鬼秤”除了监管部门依靠现行制度进行查处外,商家、消费者、市场管理方等多方的监督也是重要的一环,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和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鬼秤”由来已久
今年5月,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在连云港海州区某市场购物时发现一商户缺斤少两,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舆论关注和讨论。“鬼秤”为何难以彻底根除,也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疑惑。
记者在海淀区锦绣大地农贸市场走访看到,目前每家商贩都配有校准的砝码,以便消费者在购买时校准电子秤是否存在问题。此外,在该农贸市场的多处都设有公平秤以及相应的监管办公室。
从早期的在秤板背面加附吸铁石,到现在直接通过作弊密码更改显示重量,“鬼秤”防不胜防。有商户告诉记者:“作弊手段都很高明,按几个键又可以恢复正常。”
8月28日,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告了针对“鬼秤”的检查案例。执法人员现场随机抽取1件蔬菜放在上述电子计价秤上,按“单价1”按键后,显示重量为0.880kg,按“单价2”按键后,显示重量为0.920kg,按“单价3”按键后,显示重量为0.960kg,按“单价4”按键后,显示重量为1.010kg。随后,通过平桥镇集贸市场的公平秤对上述1件蔬菜进行复秤,显示重量为0.850kg。
王源告诉记者,“在查处电子秤作弊的问题上,除了例行的抽查和突击检查以外,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也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记者从海淀区、顺义区等多地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北京所有地区商家的电子秤,都必须在计量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处检验并贴示合格年检标签,在相关的平台进行报备注册方能使用。
在新发地批发市场,记者注意到每个采购区都设有多个公平秤供消费者使用。新发地市场工作人员表示,在批发层面,由于涉及大量的产品交易,因此产品交易都会在市场的监管和保护之下进行,且由于大部分商户都是较为稳定的上下游供货商,不会出现缺斤少两的问题。在零售层面,市场每个区都设有工作人员,只要消费者反映出现类似问题,会立刻解决。因此,目前新发地农贸市场“鬼秤”的现象和问题并不多见。
锦绣大地批发市场工作人员表示,市场每个商户的摊位都是固定的,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市场管理方也会立刻处理和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鬼秤”主要集中在商家使用的小型电子秤上。在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管理人员处记者了解到,很多电子秤生产厂家在生产和出售电子秤之时,就给电子秤“留了后门”,可以随时更改和校正,导致很多消费者很难及时发现猫腻。
在“鬼秤”引发舆论关注之后,很多媒体和消费者曝光了线下改装电子秤的途径,部分地方执法部门也查处了改装电子秤的产业链,但记者在线上平台依旧可搜索到改装和维修电子秤的商家。
王源告诉记者,由于电子秤并不是监管部门统一采购,因此,很多不良商家在通过计量局的检测之后,会再通过不法途径进行改装,从而绕开监管。
“以目前的查处情况来看,‘鬼秤’与正规秤价格差别不大,一台市场常用的最大秤量30kg的正规秤约200元,而同样型号的‘鬼秤’仅加价几十元即可买到,这也降低了不良商家的‘作弊投入成本’。”王源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上平台,记者甚至可以搜索到用遥控控制电子秤数字的“鬼秤”,对此,锦绣大地批发市场管理人员坦言,这类装置在农贸市场的小电子秤上并不常见,主要是集中在大型货物的地秤上,有遥控装置控制显示器的数字,“小型电子秤主要是通过组合键输入密码,打开作弊功能。”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海鲜类产品往往是“鬼秤”问题的重灾区。顺义某市场的管理人员向记者坦言,海鲜类产品在缺斤少两上的问题尤为严重,经常出现“两斤少半斤”的现象。
一名海鲜类的商家告诉记者,与消费者出现争执的情况确实比较多。例如消费者购买活蟹、活虾,这类产品离开水很快就会死亡,而虾、蟹死了之后就会失水,消费者回到家之后称量发现存在缺斤少两,就会返回维权,这类问题确实不少。同时,以此为借口故意缺斤少两的商家也不在少数。
王源也指出,农贸市场的“鬼秤”多被发现于海鲜类等贵价品类交易场景,且由于海鲜类产品大多需要宰杀、去皮、吸水量大,往往给不良商家掩盖缺斤少两找到借口。
四季青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监管部门,要多措并举压缩“鬼秤”的生存空间,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对于发现的“鬼秤”,进行追根溯源的打击。同时,消费者在“鬼秤”面前不妨“斤斤计较”,这样才能真正“秤心如意”。
多方协作方能消除“鬼秤”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严禁实施电子计价秤计量作弊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电子秤生产、销售、维修、使用、管理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各环节禁止事项,强化了各方责任和管理要求。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实施《商品交易场所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DB11/T 1094-2023),其中明确了公平秤设置的数量及找寻提示,以令消费者“易找、易用、易诉”。根据上述规定,在农贸市场每个区周围都必须设置公平秤,以方便消费者随时使用。
从记者走访的多个农贸市场来看,均已设置了公平秤。对于是否能从源头上解决“鬼秤”,由相关部门统一采购电子秤的问题。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没有相关的政策要求。
在技术层面,记者了解到,查处“鬼秤”的技术也有一定突破。浙江省计量院、无锡市计量测试院等单位设计了电子计价秤作弊码的破解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尝试不同按键组合的方式找到作弊密码,现已成功破译数百台“鬼秤”。
四季青镇市场监管所联合计量科针对此情况,今年以来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开展系列活动,如“移动砝码”(又称“手机砝码”)宣传普法工作,即对消费者个人所用手机进行称重并标识重量,使消费者在采购时能够用自己手机放在商家计价秤上以检验其是否读数准确。同时,倡导辖区农贸市场商家将计价秤摆放在消费者易接触的地方,并在计价秤旁配备一个500g的标准砝码,以供消费者验秤使用。辖区商家还签订了《诚信计量承诺书》、并悬挂诚信计量公示牌,以鼓励来店人员进行监督。
“‘鬼秤’问题需要监管、消费者、市场主办方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压缩不良商家的生存空间。”王源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