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0公里,从中国西部新疆喀什来到东部的上海求学,学成以后,又回到那块最需要她的土地上,年轻的布佐日古丽心里装着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
布佐日古丽·艾麦尔,在华东师范大学。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疏勒县是喀什地区一个小县城,也是28岁的布佐日古丽·艾麦尔的家乡。当地地处遥远,古丽从小“梦想着去北上广看一看”,她不负众望,2011年考入“内高班”去到北京读高中,2015年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来到上海学习深造。
“高楼大厦好多,城市好发达。”9月7日,古丽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说,她记得初到一线城市,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震撼。她见识了大都市的繁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从未忘记师长的教诲,2019年毕业时遵从内心选择,回到疏勒县拿起教鞭。
现在的布佐日古丽是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第一中学的英语教师,担任高二22班班主任。工作第二年,她就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英语学科备课组长。刚过去的2023年,她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全县总成绩第一名、英语单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曾经遇到那么多好老师,是他们影响了我,然后才有了如今的我。”古丽说,“现在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老师,努力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考入“内高班”
古丽成为一名教师,要从她小时候说起。在她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英语(师范)专业之前,她的英语基础只有高中四年(包括一年预科班)。从新疆去到北京、上海求学,古丽未尝不是从“尖子生”变成“学习困难生”、从头努力的一次淬炼。
古丽说,小时候家里很温馨,经济条件也很拮据。从小家人就告诉她,知识改变命运,要多努力。古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北京、上海这些中心城市,总会很兴奋,想着将来去北上广看看。
上初中时,她的班主任分享自己在内地读大学的所见所闻,描述世界的丰富多彩,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走出喀什、走出新疆,看看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不同风俗文化。这在古丽心中留下了种子。
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布佐日古丽·艾麦尔(中),和她的学生。
古丽有了成为一名教师的第一个目标——考进“内高班”。
内地新疆高中班,是指选拔新疆的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到中、东部发达地区就读高中,是国家加快边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惠民举措。“内高班”自2000年开办以来,这些年极大满足了新疆各族适龄青少年和家长的需求。
“为了我的北京梦、上海梦,我拼命学习。”古丽很刻苦,成绩经常是年级第一名。2011年,她成功考上“内高班”,进入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第一次到北京,“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高楼大厦好多,城市好发达。”古丽为中国的现代化感到震撼。
但古丽也意识到,同学们都是新疆各地过去的尖子生,而且内地学习节奏更快,她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在北京别说第一名,想挤进年级前30名都很不容易,她只有加倍努力。她在疏勒县没学过英语,在北京第一年读预科时才从零学起。
对古丽而言,内地很陌生,但师长很亲切。她现在也随口说得出高中老师的名字,“生病时他们自掏腰包给我们买药,平时就像姐姐、妈妈一样照顾我们,很感动,真的能体会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民族团结一家亲。”
“鼓励古丽”
古丽学习成绩节节攀升,2015年高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古丽解释道,虽然才接触英语四年,但她因此产生了兴趣,成为一名教师,是从小就树立的理想之一。
这个选择再次让她吃了“苦头”。“我学四年英语,自以为很牛,报了个英语专业,然后我们班将近一半是上海和江浙的同学,他们英语非常厉害,特别是口语、听力,你可以想象这个压力有多大。”古丽说。
华东师大管理严格,教师对专业抓得很紧。听力课上,古丽要听懂不同英语国家的方言、快速播报的国际新闻;阅读课上,她每周要读大部头英语原著;很多专业课,她都要上台用英语作报告。
古丽回忆,当时自己普通话都不是那么标准,却每天要全英文上课、作业,一开始她“很崩溃”,很怕老师上课点名。这时候,她又遇到一个“超级好的老师”,名叫梁超群,教英语泛读课。
在古丽看来,梁超群上课很生动,他知道古丽基础弱,但上课还会向她提问,他常用不太艰涩的问题,打开古丽的话匣子。每次提问时,他用轻松的口气让同学一起“鼓励古丽(鼓励)”。当古丽回答完,他会说“你看你也能行的,不要怕”。
老师的耐心让古丽逐渐恢复自信,她变得更勤奋了。他们有班级微信群,遇到不懂的地方学生拍照发到群里,授课教师会让其他学生尝试解答,答对了计入学习成绩。古丽经常提问,“短语为什么用这个介词”“《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什么时代背景”,得到同学热心解答,他们关系也更融洽。
2018年,古丽作为主要成员的孟院勤工助学团队荣获了上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是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的现代书院之一,也是全国首家专门为师范生设立的本科生书院。大学时,除了专业学习之外,古丽等师范生的管理都由孟宪承书院负责。
古丽说,2015年她就加入了孟院勤工助学团队,成员是来自祖国各地各民族的学生,他们会邀请毕业的学长学姐分享求职和工作经验,举办模拟求职面试,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国庆时他们一起秋游,冬至一起包饺子。
“通过勤工助学岗位,我们能赚一些生活费,更重要的是勤助团队像一个大家庭,彼此互帮互助。”古丽说,丰富的大学生活,让自己在学业之外有很多收获。
“扮演教师”
步入华东师大开始,古丽就朝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努力。
华东师大有成熟的师范生培养制度。每一名孟宪承书院学子都有双重身份,既是孟院的学生,也是专业所在院系的学生;专业学习与学术发展由专业所在院系负责,专业之外的学习生活与养成教育主要由书院负责,为学生创造一个院系互补的学习生活环境。
古丽说,大一她学专业入门课,打基础,大二开始读心理学、教育学,修习教师技能训练课。大三和大四,她有了见习、实习的机会,去上海的初高中实地观摩和上课。每门课,她都努力学到最好。
在校期间,有很多实践和锻炼。一些课堂上,由一名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学生本色出演。这名“教师”要提前备课,做好教案和课件,全英文授课,接受所有学生的检验。任课教师则在一旁指导点拨。古丽说,这些训练让她走上讲台后不再怯场。
通过华东师大搭建的平台,古丽在大三时进入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和上海市第二中学观摩学习。到了大四,她就进入上海市闵行中学进行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此时,她实地跟着上海的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协助管理班级,有了真操实练的经验。
“在闵行中学我当过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和带教老师完成教学和管理,实习期间我自己上了20节课。”古丽说,这既是她大学毕业必须拿到的学分,更是她真正走上讲台前宝贵的预演。
2019年7月,古丽从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同年8月成为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初掌教鞭,也开始担任班主任。
“成为教师”
真正成为教师,比她想象得更难。
“感觉很不一样,角色真的发生了变化。上学时在台上讲错,还有老师帮你纠错,现在没人纠错了,不能误导自己的学生。”古丽说,教师受人尊重,因其责任重大。
入职头一两个月,古丽还是会紧张。但教师站上讲台,必须有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她通过更认真地备课、写教案、做课件,来克服内心的紧张,努力适应新角色。
人非圣贤,偶尔讲错知识点,古丽会想起大学老师教的小技巧:“我们老师讲过一个简单方法,万一讲错了,马上问学生,我刚刚讲得对不对?这样既可以及时纠错,也能试探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课,还可以缓解老师的尴尬。”
根据疏勒县的实际,古丽针对英语零基础到高中入学的学生,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还获得了华东师大“教育筑梦计划”的支持,在母校专家的指导下,开发设计了适合学校实际的初高中衔接英语教学材料,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2023年,古丽带出的高三毕业生创造了疏勒县第一中学历史上新的辉煌。全县高考前10名中,8名是该校学生,古丽的学生拿到英语单科状元、全科总成绩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古丽自己也在快速成长,她申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顺利拿到英语(学科教学方向)专业教育硕士学位。2020年8月以来,她成为疏勒县第一中学英语学科备课组长,是该校最年轻的学科备课组长。
这个新疆姑娘总会提醒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她说,成长过程中,她在不同阶段都遇到过优秀教师帮助自己,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她,她也得以成为一名教师。从新疆一路到北京、上海,她既得过中考第一名,也当过“学习困难生”,不同学生在学业上的困惑她很清楚,知道怎么帮助他们。
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布佐日古丽·艾麦尔(中),和她的学生。
“大学时我们老师讲过一句话,优秀的老师不仅仅能把好学生培养得更优秀,更重要的是,能把后进生培养成好学生、优秀的人,这才是好老师。”古丽说,这是现在她教书育人的一条准则,任何学生她都不会放弃。
更长远地看,她还有一些“私心”。疏勒县乃至喀什地区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古丽渴望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影响了我,现在我回来当老师,也可以影响一批人。”她说,“曾经我也没有很优秀,就是他们影响了我,现在我也想培养优秀的学生,让家乡发展得更好。”
祝碧晨 海报设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