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服贸会专题活动之一——“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9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行。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辛治运出席并演讲。
辛治运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政府部门在推动,也是金融机构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必然反应。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和客户结构的发展变化都要求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的创新。
他认为,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激烈的市场变化,金融机构需要通过业务模式和增长模式的变革,同时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打造行业生态,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
他介绍称,国内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大模型应用,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将成为金融业广泛的技术底座。部分金融机构选择在行业大模型、自研大模型基础上做大模型应用,广发证券主要通过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微调,也开发了不少应用,包括智能问答、研报、投顾、投行、运营等领域。
以下为演讲实录:
辛治运:各位同仁,很高兴在本次服贸会金融科技论坛上给各位报告证券业、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情况。
第一部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情况。
首先,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持续完善顶层的布局规划。如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明确提升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2023年组建国家数据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了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列为十大工作任务首位。从这一系列的政策导向,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各个行业也在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行业层面,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以及行业协会,均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人行在2022年1月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证监会也在2021年10月发布《证券期货业“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数字化转型等重点工作,以及2024年3月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中证协也发布了三年提升规划等内容。行业相关监管部门和单位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政府部门在推动,也是金融机构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一个必然反应。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和客户结构的发展变化都要求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的创新。下面,我尝试从这些维度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市场方面,市场结构已经从卖方市场演变成买方市场,数字产品更新换代非常频繁。比如说财富管理领域,我们可以看到银行、证券公司是传统提供服务的主力,第三方财富管理、互联网理财等机构也都在做财富管理方面的业务,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参与机构众多。右图是头部券商手机证券APP近年的更新迭代次数统计图,近两年,可以看到头部券商APP每年都更新二、三十次,更新量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券商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不断推陈出新,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从经营主体上看,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跨界竞争,比如银行业,腾讯发起的微众银行、阿里系发起的网商银行,百度、字节等不少平台企业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不断拓展金融行业服务,由于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认知差距,跨界竞争打法对金融行业呈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降维打击,对金融行业形成了不少冲击。所以我们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对互联网企业放开金融牌照,金融机构的生存会变得非常艰难,这也就要求我们金融行业主动适应变革进行金融数字化转型。
从客户方面看,客户迁移成本降低、忠诚度下降,客户需求不断升级,呈现多元化发展。比如机构客户对于证券服务、股权投资等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复杂、多元化的,要求金融机构提供一体化、综合化的服务,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全方位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面对上述市场结构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国内外金融机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刻改变了业务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同时与合作伙伴组建生态合作关系。比如业务经营模式,原来银行、证券业、保险公司设一个营业部或营业网点就可以拉到客户,但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大家可能观察到一些证券公司已在主动减少营业部,这种线性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现在都转变为数字化方式,变成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格*复购率的乘法关系,对这些指标我们单独设置考核目标来提升增长率。实际上,任何一个指标的提高,比如转化率,都会造成乘数效益,对增长效果会有比较大的改变。原来我们的经营场所主要是网点和渠道,现在变成了以线上平台、网络场景为中心,需要围绕客户端到端数字行为的深度经营,这些都是非常大的转变。当然,科技能力升维、提升自身科技能力一直是数字化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举措,刚才很多领导和专家也都讲到了AI大模型的应用对于提升数字化、科技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总之,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激烈的市场变化,我们通过业务模式和增长模式的变革,同时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打造行业生态,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
以海外同业为例,高盛积极布局金融科技,转型为科技公司,比如高盛前CEO曾多次公开强调高盛是一个科技公司、是一个平台,IT团队超万人,占员工总数1/3,它的金融科技产品、竞争优势最核心的基础是SecDB,可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产品,以API的方式给客户服务。高盛也投资和孵化了大量科创公司,包括区块链、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也包括支付及各类金融业态的科技前沿,分享增值红利,吸收科技成果助力自身金融科技发展。
摩根士丹利也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市场的冲击、引领和融合,一方面形成了以NBA、GPS、资产整合和风险分析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经营模式,超过90%的投顾使用至少其中两款数字化财富管理工具,在数字化赋能下投顾效率和公司整体服务效率大幅提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寻求优质的合作伙伴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公司的投顾运营、客户获取、客户服务方面的数字化进程。
贝莱德则以“一个贝莱德”为原则,通过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开展相关业务。据报道,这个平台为世界65个国家超过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跟踪了6.5万个投资组合,这些客户涵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养老金、主权基金、政府部门等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投资决策和风控支持,2021年技术变现收入超过13亿美元。这些是海外同业的案例。
在国内,银行业大概从2018年前后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并持续加大整体投入。这个图是根据年报等公开信息收集整理的6家国有行及12家股份行2021-2023年科技投入与人员数量统计,可以看到整体上是向上的增长趋势,近两年部分银行有一些投入减少了,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增长的态势。
证券业,头部前十家证券公司从2020年起明显加大IT投入,扩充IT人员数量。比如2023年信息技术投入25.78亿,华泰证券2023年IT人员3286人,其他公司则从2020年开始都有显著提高。整体投入上,上升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生成式AI,凭借相对成熟的技术能力,海外金融机构正密集上线生成式AI应用。比如汇丰银行的反洗钱、风险监控,穆迪的舆情监控、风险评估助手,以及花旗的办公助手、监管咨询分析等等,这一页展示的都是海外金融机构的生成式AI典型应用。
国内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大模型应用,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将成为金融业广泛的技术底座。部分金融机构选择在行业大模型、自研大模型基础上做大模型应用,广发证券主要通过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微调,也开发了不少应用,包括智能问答、研报、投顾、投行、运营等领域。
第二部分,给大家分享一下广发证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
围绕刚介绍过的五大维度的升维和变革,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和教训,广发证券以公司战略引领,从增长模式、业务经营模式升级、行业生态合作出发并作为转型方向,聚焦四大业务板块和中后台经营管理转型与核心能力打造,制订了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其中,我们持续夯实自身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在生成式AI方面大力探索、在大数据方面也加大投入,建立起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数字化团队。这次主要给大家介绍5个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案例。
第1个案例是数字化提升服务能力,驱动财富管理买方投顾转型。财富管理过往产品代销的业务模式无法做到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推荐的投资建议难以匹配真实需求,存在客户管理粗放、服务资源错配等问题,导致客户体验不佳。广发证券不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通过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投资端,基于深度的投研分析、丰富的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财富解决方案;在投顾端,推行客户AUM管理模式,以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考核指标,使员工和客户形成长期利益关系,陪伴客户成长。“投”与“顾”两端赋能,助力财富管理向买方投顾转型。
第2个案例是推出“广发智汇”一站式机构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机构与企业客户。在机构服务综合化趋势下,如何优化公司内部协同机制、整合碎片化的业务场景,是券商公司服务转型的探索重点。广发证券以“一个广发”理念为核心,统筹集团资源,整合多业务场景,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广发智汇”,提升公司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平台面向机构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化服务,还通过统一机构客户画像,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从而建立起数字化的线上线下客户闭环运营体系。广发智汇提供的服务之一,是广发“董秘宝”合规交易服务。通过提供合规核心算法、合规交易提醒,能够规范上市公司特定股东交易行为,助力市场健康发展。董秘宝有效解决短线交易、敏感期交易、违反公开承诺、信息披露违规、股东违规减持或未按计划增持等5大类违规交易问题,已签约上市公司数百家。
第3个案例是自主研发机构交易门户“投易通”,它是为银行、私募等金融机构提供一体化专业交易服务,解决了银行、私募等机构在多元资产配置时,面临的产品净值化管理及运营复杂化的一系列问题。广发投易通具备完善的产品管理体系,集成广发金融研究服务,如广发研究所研报、基金投研工具,提供专业投资交易工具,投中环节重点打造了资产配置、产品管理核心功能 ,投后提供运营管理、绩效归因等专业服务,构建了投前、投中、投后的闭环服务,为银行、私募等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投资管理解决方案。“投易通”近三年累计运行产品数、累计交易总额复合增长率翻了一倍,效果还不错,也连续多年获得《证券时报》机构经纪商君鼎奖。
第4个案例是打造“泰坦”全品种投资管理一体化平台,高效支撑复杂业务快速展业。券商自营、场外衍生品、资管等各类投资交易业务,早期都是采购供应商的系统,长期存在资源碎片化、协同管理难、业务支持慢等问题;在面对多市场品种交易、跨境业务、复杂衍生品的复合业务场景时,对业务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为提升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我们于20年启动了一体化投资管理平台的建设,并命名这个平台为“泰坦”。整体上看,它在四个技术底座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大功能板块,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和中台化建设,逐步实现了投资交易业务跨场内外、跨境内外、全市场和全品种的一体化管理,定价能力每日突破300万次,峰值每一笔700笔/秒,衍生品的定价、复杂业务的定价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高效的支撑了复杂衍生品等业务的开展。
最后1个案例,大语言模型是人工智能的全碑,对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广发证券已构建了本地私有化的大语言模型平台,并已完成20多个应用场景落地,如客服助手、资讯摘要、研报解读等等,还包括IT研发方面代码补全、代码注释等,提升研发效率。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大模型技术将为企业经营带来多项颠覆性变革,有望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需要重点持续探索、建设。
广发证券仍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成果也有教训,时间关系,我今天的报告就到此为止,有机会再跟各位同行交流、学习,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