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江南”二字,折叠了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江南总与山水清丽、物阜民丰、雅士云集关联在一起。设想一下:居者,于“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的秀丽胜景中;邻者,“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尽显丰饶;出户,“山泽所通,舟车所会”,内河支港四通八达;会友,缘兴而起便能聚齐亚圣、诗僧、茶圣,共谱一本《韵海镜源》……
这些分支汇集的现实落脚点,都是“江南腹心”湖州。
在这方有着100万年人居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风宋韵润泽着远山近水,诗章词翰吟咏着物华天宝,江南之义被深嵌入鱼米丝瓷、书剑茶酒之中。
湖州无疑是江南的,但她最近还信心满满地要博一个“最江南”。
不久前,湖州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提出要打造“最江南”的文化窗口。9月20日,第十二届湖笔文化节举办,主题定为“在湖州遇见‘最江南’”。
在历来务实的湖州市委、市政府看来,“最江南”不是虚名。由古至今,伴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和物质文明发展,崇文重教、开放融合、博采众长的江南文化应运而生,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现今,“最江南”的文化也将成为湖州“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持续动力。
那么,一直处于江南地理、文化核心区域的湖州,何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最江南”?
一
谈及江南,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细雨朦胧中的石桥,曲折蜿蜒的水巷,还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然而,江南远不止此:江南的山,既有天目山的雄伟,也有莫干山的秀丽;江南的水,既有太湖的烟波浩渺,也有苕溪的清澈见底。
不夸大地说,湖州山水“最江南”。
江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和多水,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其《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指出:“湖州是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缩影”。
俯瞰湖州大地,西和南是天目山系的山地和丘陵,东和北为水乡平原。两者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侧山高林密,幽深无限;东侧一马平川,空旷舒展。湖州山地、丘陵、平原梯级分布,海拔落差有1500米之多,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亚地貌形态,“五山一水四分田”,构成了湖州地区特有的江南秀丽胜景,景观极为丰富。
现珍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吴兴清远图》,是湖州人赵孟頫初到北方怀乡所作,他把山水画表现“远”的空间意境的手段推向了极致,辽阔的天空和开阔的水面竟占据了画的绝大部分,中间从右至左在画幅中间画上逶迤的青山,整体山势由近渐远,不断远去,延伸至远处的水天之中。
而在《吴兴山水清远图记》中,赵孟頫详细描绘了天目苕霅山泽逶迤,覆钟孤丘星罗棋布的清远景观,“春秋佳日,小舟沂流城南,众山环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与船低昂,洞庭诸山,苍然可见,是其最清远处耶”。
清代诗人画家沈宗骞更加自豪地说:“我吴兴山水清远,甲于天下。”
二
江南如果没有水,就无法称作水乡。流淌在湖州的水脉,抵得上一句“最江南”。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浙、苏、皖三省交汇处,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而依靠江南运河滋养而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水系,如同动脉和血管,构成了湖州村落聚集的结构,平原之地几乎村村都有舟楫通行来往。
在湖州,不同水域表达的词汇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江、河、湖、溪以外,还有溇、浜、渎、渚、濠、泾、浦、湾、汇等等,具有特定内涵的词汇,它们赋予了水不同的涵义,共同组成了湖州作为江南水乡丰富而隽永的韵味。
溇港,是专属于太湖的水利概念:一条条联通内陆的狭长河道,变淤泥为沃土,是两千年来太湖流域治水历史的见证。湖州先民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开凿溇港,形成了太湖沿岸极具特色的“横塘纵溇、位位相接”的棋盘式水网体系,由河渠系统、水闸、堤防构成,具有排水、灌溉和水运的综合功能。
自西晋修筑頔塘后,頔塘与其他几条东西走向的横塘、南北走向的数十条溇港构成了密集的水网,形成由溇港-圩田-运河、城-镇-村组成的带状人居环境体系,把湖州城区与织里、旧馆、南浔等市镇和大量乡村,联系成为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在走进湖州吴兴区义皋古村,能一览源远流长的太湖溇港文化。运河頔塘、太湖溇港、众多横塘和万顷圩田组成的湖州太湖溇港圩田系统,将东西苕溪来水顺畅泄入太湖,湖州成为水旱不虞的风水宝地;她将太湖周边大片洳湿之地开发为稳定、高产的良田,湖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她衍生、孕育的桑基鱼塘系统,是湖州成为“丝绸之府”的物质基础:她构架了发达的运河水网体系,使湖州成为全国内河航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套经千百年实践形成的水脉体系,已经成为湖州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根基。
三
江南自古富庶。清末民初出现的湖州南浔“四象八牛”,使商贾云集、富甲天下有了具象化表现。
光绪年间,整个清政府年收入约7000万两白银,而南浔“四象八牛”家族之首的刘家资产就达到了2000万两,张家也有足足1200万两。如果将南浔富商家族的财产加总,资产远高于清政府的年收入。
“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南浔富商大多以“辑里湖丝”贸易起家。究其历史背景,两宋以降,江南地区出现了商品性农业增长、市镇兴起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等特征,形成了农商并行发展的“农商社会”,经济结构体系是以农业、商业、手工业和牧业为基础的多元并行。
凭借地处江南苏杭都市圈的中心位置、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网络的优势,丝、瓷、笔、茶等带有商品化性质的农业、手工业在湖州迅速发展。
一块在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绸片,被确认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物,将湖州的丝绸生产历史推至4200年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州丝绸的名声愈发显赫,从六朝时期的海外贸易,到唐代的皇室贡品,再到明清时期的“辑里丝”,湖州丝绸一直是高品质丝绸的代名词,极盛时“一日贸易数万金”。
再看湖州瓷器。东苕溪中游的原始瓷产地,见证了中国瓷器制造的起源和发展。德清窑是以黑瓷与青瓷兼烧,以青瓷为主而以黑瓷闻名,制作规整、胎质坚致细腻、釉色青翠、施釉均匀、玻璃质感强,几乎可以与东汉以来的青瓷相媲美。在唐宋重要的贸易港口青龙镇遗址,曾发现大量唐代德清窑瓷器,不仅展示了德清窑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当时湖州与外界的广泛交流。
“世界珍珠之源”也在德清,与茶皆为雅器。早在十三四世纪,湖州人叶金扬就发明附壳珍珠养殖方法,到明代,湖州地区的珍珠养殖已经颇具气候,“菱秧未插鱼秧小,种出明珠颗颗圆”。
湖州亦为“茶道源头”,陆羽隐居湖州时著《茶经》。唐代紫笋贡焙带动整个湖州的茶叶生产,茶叶贸易也因此兴起,杜牧曾著文:“茶熟之际,四远商人,皆将锦绣增撷、金钗银训,入山交易”。如今,湖州的长兴紫笋、安吉白茶、莫干黄芽等名茶,不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更被奉为佳茗。
“湖颖”技艺更是甲天下。湖笔皆用上等山羊毛精制而成。所谓“颖”,即指毛笔头顶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 。明《弘治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一句道出善琏人既为制笔工匠,又是贩笔商人,亦工亦商地遍布全国。
这些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商业性物产,足以说明湖州江南商脉流长、民众富足。如赵孟頫《吴兴赋》描绘:“土地之所生,风气之所宜,人无外求,用之有馀。”
四
乘坐湖州“青绿湖影”游船,仿佛在鉴赏一幅具有新江南美学的湖州水上通史,很难不被其串联起的湖州千年风雅所震撼。吴兴籍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典故、“湖州文人集团”浙西联唱、苏东坡爱尚此山、赵孟頫与管道升“管赵风流”,皆出于湖州。
湖州的文脉,与江南山水相通,自带“清远”的审美形态,具有鲜明的原生态地域特征。又正好符合了中国文人的深层愿望。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苏轼在湖州《墨妙亭记》中,将湖州的社会安定刻画入骨。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安定丰裕的生活,使湖州成为文化发展的沃土。本地文人诗书传家风气良好,又吸引了大量外地士大夫、文人墨客聚集于此,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以文会友、游乐山水、藏书鉴宝、品茗斗茶、隐逸逃禅,故文脉积累至深。
“最江南”的韵味从笔锋流淌。
将湖州清远意境诠释最尽的,当属赵孟頫。这位诗书画印全能的吴兴才子生于湖州,长于湖州,在33岁出仕蒙元之前长期隐居在湖州,他的桑梓情结表露于笔。赵孟頫青年时,曾作《吴兴赋》赞颂湖州的风景、历史、物产、教化。在传世之作《吴兴清远图》中,赵孟頫用大量的“留白”手法表达无尽悠远的天与水。
又何止赵孟頫,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与赵孟頫的《吴兴赋卷》并称“湖州四帖”的书法瑰宝王献之的《吴兴帖》、颜真卿的《湖州帖》、米芾的《苕溪诗帖》,绘画作品中李结的《西塞渔社图》、钱选的《浮玉山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所颂所绘也都是湖州。
五
湖州拥有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城乡统筹等“组合优势”,是其他地方难以兼具的,当得上一个“最”字。
现今,湖州要打造的“最江南”,不但有碧波荡漾的水韵之美、山水清远的田园之美、底蕴深厚的人文之美,更要有两山味、江南韵、时代风交织共鸣。
“江南”地域概念富有伸缩性。但有一点恒定不变的是,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经济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
于生活,在湖州可以体会到“最江南”的生活美学:清水穿镇过,人家尽枕河,小桥傍老屋,随处可以沉浸在江南的氤氲温润中;65家城市书房、46家文旅驿站、103家乡村博物馆,是人们读书、品茗、休闲,享受“百坦”生活的文化空间;独具江南气息的山水、人文、景观,使“湖式”乡村旅居生活成为众多游客的“诗和远方”。
于城市建设,“最江南”的意义是多维度且深远的。
通过这一独特的文化标签,体现湖州城市精神和价值观,展示城市魅力吸引外界关注自是不消说,同时能增强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激发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热情,进而推动文化自信的建立。
再者,江南文化对推动湖州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转型的作用,在历史中也已得到印证,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产业有望注入新动力。在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江南”所倡导的生态宜居和绿色发展理念,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湖州,以“最江南”之名,不断焕发江南文化的时代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