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岁的何锦櫶跑出了9秒05的分段成绩,相当抢眼。
缺少谢震业、陈佳鹏和梁小静这几位中国短跑接力团队的主力成员,但中国男女队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田径拿下了直通东京田径世锦赛的门票。
5月11日晚,在广州天河体育场进行的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中,由4名年轻队员施君豪、曾克理、王胜杰和何锦櫶组成的中国男子4X400米接力队以38秒03在第二轮资格赛中取得小组第一,不仅跑出中国队在该项目的赛季最佳,而且夺下了一张宝贵的直通东京田径世锦赛的门票。
对于中国队来说,这种直通门票的取得,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第二轮资格赛中,中国队4个棒次的分段成绩都有所提升。
接过接力棒,年轻人站上舞台
事实上,就在一天前的第一轮预赛中,中国队派出的是谢震业、曾克理、王胜杰和陈佳鹏的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炳添淡出中国短跑赛场之后,谢震业作为“老大哥”担起了苏炳添曾经的责任。这次在广州,他就是作为第一棒出现在赛场上,曾经的苏炳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担任过短跑接力队的第一棒,相比之下,曾经一直镇守第二棒直道的谢震业此次为队伍做出的改变更大一些。
“接力中第一棒和第四棒会相对灵活一些,对我来说交和接都不会有太大困难。这次教练把我放在第一棒的用意也是希望年轻人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就如谢震业在首轮预赛结束后所说的那样,能够让年轻人站上世界最高水平的接力赛舞台,对他们的成长是宝贵的经验积累,“今天这一枪我们在交接上还是都有一些问题和瑕疵,我们回去也会进行总结。”

中国短跑接力队如今呈现“小鬼当家”的趋势。
第一轮资格赛38秒30的成绩,其实已经刷新了中国队在这个项目的赛季最佳。略显遗憾的是,小组第三的成绩没有能够让他们直通东京。有意思的是,当直通的机会只剩最后一枪,中国队教练组反而换掉了此前阵容中的“老面孔”谢震业和陈佳鹏。
这一轮比赛,镇守第一棒的是“05后”的小将施君豪,他此前的百米最好成绩是今年创造的10秒31,而第四棒则是由年龄更小的何锦櫶代替了陈佳鹏。这位2006年出生的小将虽然大赛经验不算丰富,但是他在百米上的最好成绩却相当不错,他曾在2024年跑出10秒06的成绩。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阵容,在第二轮资格赛中跑出了38秒03的赛季最佳成绩。从分段成绩上来看,施君豪在第一棒跑出了10秒43,而何锦櫶则是在最后一棒跑出9秒05,超过了前一天四棒中成绩最好的陈佳鹏(9秒19)。不仅如此,二三棒的曾克理和王胜杰也在积累了前一枪的经验之后,在这一枪表现得更加稳定,分段成绩均有提升。
而中国短跑接力队这一次带有一些赌博意味的练兵也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当中国短跑的领军人物谢震业进入职业生涯的后期,越来越多年轻人有能力接过谢震业手中的接力棒。

中国接力队如今呈现“小鬼当家”的局面。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体验,其实我比较紧张,第一次参加,整体感觉队友都跑得很好。”施君豪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甚至还是有些紧张,“能够在广州的主场作战,其实还是紧张和兴奋。”
相比于施君豪初登大赛的紧张和羞涩,跑了第二枪的曾克理就强调了自己心态的转变,“昨天第一次登台到现在,我上场没有那么紧张了,跑的过程也很放松,我能够更大胆地启动,所以今天的交接更顺畅,发挥了更好的水准。”
而最年轻的何锦櫶则是提到了“年轻队员应该享受这个国际大赛的舞台”,不仅如此,他也感谢了谢震业和陈佳鹏,“有谢哥和佳鹏哥作为我们的引路人,他们在大赛上带队拿到过好成绩,所以我们也希望跟随他们的脚步。”
被动换人,女队新人收获信心
而在女子4X100米接力的比赛中,中国女队的情况和男队也有些相似。
在第一轮的资格赛中,由于雨天赛道湿滑,队中核心梁小静和葛曼棋的接棒未能成功。比交接失败更令当时的现场观众揪心的是,梁小静在调整重心准备第二次尝试的瞬间,脚底打滑导致身体失控,整个人重重摔在跑道上。就在那场比赛走回混合采访区时,梁小静只能在三位队友的陪护下单脚轻点地面,一瘸一拐地前行。
当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受伤后,2004年出生的朱俊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事实上,这位小将的百米最好成绩并不算突出,只有11秒45,但是她和队友之间的顺利交接帮助中国队在第二轮中以43秒03刷新赛季最佳,赢得小组头名,获得东京世锦赛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队伍中,还有刚刚创造亚洲少年纪录的陈妤颉,这位不满17岁的小姑娘在两枪比赛中都发挥稳定。

朱俊颖(左二)顶替受伤的梁小静,帮助队伍赢得小组第一,直通东京世锦赛。
作为中国女子接力队的主教练,黄淡伟在赛前接受采访时就强调了此次比赛的目的除了争取直通门票,剩下的就是达成培养新人和锻炼队伍的目标,“我们目前肩负着为国家队培养新人、锻炼队伍的任务,所以阵容的变化也是正常的。”
不管是男队的主动求变还是女队的被动换人,中国短跑接力的两支队伍都完成了“冲击世锦赛入场券”的任务,同时也让新一批的年轻飞人在和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过招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新老交替本来就是竞技体育的自然发展规律,但是如何让这个迭代的阵痛对于每一支队伍影响最小,就要看年轻人能不能展现出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强的稳定性。
“这是新的目标,新的开始。”就如何锦櫶在谈到接力队赢得东京世锦赛参赛资格后说出的期待,这两张直通门票背后,是中国年轻人的加速奔跑,“我觉得下次我们就是要打开38秒了,然后慢慢再去靠近全国纪录。打开38秒,争取跑到37秒9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