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名酒观察
说在前面的话
以下全部内容仅为交流学习!请勿以此为投资依据!以下全部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投资者构成任何建议!
张德芹还是没等到茅台营收触及2000亿的“伟大”时刻,在掌舵茅台544天后的离任,或许揭示了茅台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当企业体量逼近行业极限时,曾经的“守成者”必须为“破局者”让路,张德芹的离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本质上是一场在茅台在“后2000亿”这一明确战略天花板压迫下的必然抉择。
核心矛盾:悬于顶端的“2000亿之剑”
茅台的增长已非一般的瓶颈期,而是面临一个由政治、市场与企业规律共同设定的、近乎极限的挑战。
“极限”、“天花板”等言辞,虽没有被茅台公开,但也在张德芹平时讲话稿中“若隐若现”。
目标的绝对性与资源的有限性:“2000亿营收”对贵州省而言是一个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然而,茅台的核心资产——飞天茅台的产量已逼近生态极限,其价格也触及市场承受力的“红线”。在量、价两大引擎同时面临天花板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种“无中生有”的创造式增长。
市场的物理极限:2023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约为6500亿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7000亿元。在此背景下,茅台营收若要达到2000亿元,意味着它将独占全行业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这已是单一酒企理论上所能触及的“天花板”。在此格局下,战略核心从“高速扩张”转向“稳固盘面”是一种理性选择,能够守住这个盘子已属非凡成就。
“飞天”依赖症与增长焦虑:张德芹任内,无论是系列酒还是非酒业务,都未能被培育成足以改变格局的“第二极”。当主引擎动力放缓,而新引擎迟迟无法点火时,任何掌舵者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非正常增长”的终结:过去几年,茅台在千亿基数上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本身已属行业奇迹,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张德芹上任时,正赶上这一增长红利的消退期。他的“守成”策略是对增长规律回归正常的应对,但市场和股东对于“神话延续”的期待,使得这种常态化的增速难以被接受。
战略错位:“工程师”与“建筑师”的角色冲突
在天花板清晰可见的背景下,张德芹的使命本应是“守成”与“开荒”并重,但其行动仍过于侧重前者。
精于优化,疏于开创:他像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致力于优化茅台的生产系统和维护经销商网络。然而,当前茅台需要的是一位能设计并建造“新大厦”的“建筑师”。市场需要的是能打破“飞天”依赖、开辟全新战场的颠覆性战略,而非在原有体系内的精耕细作。
价格体系的“守门人”困境:他未能稳住飞天茅台批价,这不仅动摇了品牌的价值锚点,更在战略层面极具象征意义——如果连核心产品的价格都无法守住,又如何能让人相信企业可以突破行业的天花板?
在向2000亿冲锋的路上,核心产品价格的持续下滑,如同地基沉降,让所有关于品牌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构想都变得可疑。这直接证明了现有的工具箱里,缺少破解这一复杂难题的有效工具。
人事逻辑:谁能为茅台“后2000亿时代”布局?
此次换帅,反映了在增长极限面前,茅台对掌舵者能力模型的重新定义。
从“内部调理”到“外部破局”:张德芹作为“老茅台人”,其思维和资源更多集中于企业内部。而空降的陈华,代表着一种由外向内破局的可能性。他更可能从全省乃至全国的资源盘子里,为茅台设计新的增长路径,例如推动更深度的跨行业协同、获取关键政策支持,甚至主导一场行业整合。
需要“战略企业家”:2000亿的目标要求掌舵者不能再只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管理者或渠道管理者,而必须是一位能够重构商业模型、定义行业未来的“战略企业家”。陈华的政府背景,被认为在协调超企业范围的复杂资源、应对巨型企业带来的社会治理挑战等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突破路径:重新定义茅台的价值边界
陈华接手的是一道明确的考题,其核心任务,不再是如何卖更多的酒,而是如何重新定义茅台。
超越“白酒”的品类定义:茅台必须跳出“高端白酒”的定位,将自己重塑为 “东方奢侈品” 。其竞争对标不应再是、,而是爱马仕、路易威登。这意味着其价值实现方式将从依赖饮酒消耗,转向依赖收藏、投资和身份象征。
创造“非饮”的消费场景:大力开拓茅台在礼品、收藏、金融等“非饮”场景的价值。推动年份酒的交易与证券化,发展基于茅台酒的金融衍生品,使其资产属性超越消费品属性。
进行“生态型”的商业扩张:以茅台品牌为核心,通过投资或孵化,构建一个涵盖高端餐饮、酒店、文旅、金融服务的奢侈生态体系。将喝茅台的人,转化为整个茅台生活方式生态的消费者。
国际化的“战略性强攻”:将国际化从口号变为真正的增长支柱。这可能意味着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框架下,将茅台作为文化输出和国家叙事的载体,通过政府层面的合作打开全球高端市场,这远非企业自身营销所能及。
张德芹的离任,宣告了茅台依靠白酒主业内部挖潜的增长模式已然触顶。他的使命是守护茅台的“味”与“道”,而陈华的任务,则是为茅台开辟新的“场”与“界”。这次换帅深刻地揭示:面对行业天花板,茅台的董事长必须成为一名能够调动超企业资源、重构行业规则的战略家。这已非一场产品竞争,而是一场关于产业权力与资本重构的顶层较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